时间:2022-10-14 19:28:51 | 浏览:1642
导语:剑南春“剑指”光瓶酒!但酒友并不“买单”?光瓶酒:这锅我不背
爱酒人士都知道,现在的光瓶酒市场基本都被汾酒、西凤、二锅头占据着。
因为它们,
第一,都是纯粮食酒;
第二,都是大厂嫡系;
第三,口感确实都不错。
所以,一直销量都很爆。
但是,最近它们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--剑南春。
原本剑南春主攻的是中高端市场,比如中高端的水晶剑就是“杀手锏”。
当大家都以为它要“大刀阔斧”地迈进高端酒行列时,竟没想到竟然“剑指”光瓶酒!重新启用一款叫“剑南春工农酒”的光瓶酒,定价跟汾酒、西凤、二锅头等差不多。
据说今年剑南春会把它当“重点培养对象”,不少人评论道:
“看样子剑南春势必要分一杯羹了”
“看样子剑南春是真想做光瓶酒了”
……
目前我的酒还没拿到手,但是看了一下酒友们的评价,貌似他们并不“买单”,说的内容基本都是一边倒↓↓↓
“单这个包装就5块钱~”
“只要把酒质做好,不局限于这个价格”
“现在的光瓶酒,太便宜的不敢买”
针对网友们的评价,感觉他们并不看好光瓶酒,可以归结于两点:
第一,他们觉得便宜无好酒,甚至有人认为便宜的光瓶酒就是劣质酒;
第二,当下光瓶酒在不断提价,钱花了,包装还不够档次,还不如喝其他的酒。
若是如此,光瓶酒真想说一句:这锅我不背。
早期,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有限,喝酒关注口感,并不消费包装,所以那时的光瓶酒特别受欢迎,市面上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光瓶酒。
但是,随着人们从低端消费到高端消费,光瓶酒进入了“尴尬期”,当时有大部分的人对光瓶酒的评价都很low,廉价、低端成为其“代名词”。
此时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剑南春等名酒都将大把精力投入到高端酒市场上,对曾经的低端光瓶酒也渐渐“漠不关心”。
主要原因是迫不得已!
因为当他们在不重视低端光瓶酒时间内,导致低端系列酒被勾兑酒精酒侵蚀,比如剑南春的绵竹大曲,以前是正老八经的光瓶粮食酒,但现在也出现了酒精酒。
其中,泸州老窖二曲也是如此。
久而久之,消费者对他们开始失望,厂家为了维护品牌形象,故不得不整改,比如有人说今年泸州老窖二曲就要全面换成粮食酒,包装也会变;而剑南春也“剑指”光瓶酒!
此外,高端酒渐渐没多少人会买单。
说句实话,其实一瓶酒的成本也就那么多,价值真的有限,一度被炒得老高,你觉得买单的人又会有多少?
现在大家的知识储备已经很足,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的道理懂的人并不少,人们都不想当“韭菜”,疯狂涨价只会让消费者更清醒“酒是用来喝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。
由此可见,疯狂提价的高端酒只会进入“瓶颈”,性价比高的光瓶酒则又会火起来。
所谓时尚是一个圈子,酒也最终回到了早期的光瓶酒时代,大厂需要生存下去,明白不能只局限做高端酒,需要做符合大众需求的光瓶酒来“养家糊口”。
因为百元以内的光瓶酒品牌实在是太多了,大家都不好做,只能通过涨价来对外说是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说是价高的酒更好。
另外,光瓶酒的提价可以提高利润,满足酒厂对高端酒生产成本的需要。说到底,无非就是高端酒问世的“垫脚石”。
由此可见,光瓶酒的价格高低与酒质不挂钩。
光瓶酒只是在包装上节约成本而已,但不代表酒质就一定差。
有些光瓶酒会涨价,可是有些光瓶酒却只会涨工人工资的那部分,算下来跟以前的价格都差不多,比如玻璃汾酒。
所以,千万不要随意对光瓶酒抱有偏见,也不要说光瓶酒就是劣质酒,也不要说便宜就无好酒,更不要说喝光瓶酒就丢人,毕竟现在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喝,否则光瓶酒真的要背锅~
编辑人:橘子皮
一股茅台=一瓶酒,历史性的一幕,终于出现了!7月1日,A股下半年首个交易日,沪指重回3000点。而“股王”贵州茅台也实现一次突破,当日股价大涨,一举冲破1500元大关,股价比一瓶飞天茅台官方指导价还要贵。截至发稿,贵州茅台股价达到1506元
2022年初,在洋河股份年度大会的会场上,洋河股份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双沟酒业董事长张联东以《在没有硝烟的营销战场上,我们为梦想而战!》的纪录片为开场,直言洋河要保持不屈的逢敌亮剑精神,创造企业“二次腾飞”的“第二曲线”,打造“二次创业”的“
进入8月以来,吴京携《战狼2》14天狂揽36亿被刷屏。而在白酒市场,由洋河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“洋河小曲”125ML、375ML、480ML光瓶系列,正掀起全国攻城略地的高潮,并欲与众前辈形成争霸之势,谁将成为光瓶酒市场的“战狼”,悬念引人关
在陕西,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:一滴西凤酒 半部华夏史;西凤酒,三千年无断代传承。仔细一琢磨,这瓶酒的年龄可真大!于是我们突发奇想,如果这瓶酒有记忆,那么它的记忆中会有些什么呢?和人一样,婴儿时期的记忆应该是模糊的吧,幼年时期的记忆应该只会停
近年来,受到大环境的影响,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得越来越务实,对于刚需也有了全新的定义,这其中,重新被定义的就有白酒。从前我们买白酒,更多看重白酒带来的附加值,就算是自己喝,也想要买一瓶“面子上过得去”的,而现在,我们却学会了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。
撰文/ 陈邓新编辑/ 高 智眼下,白酒迈入消费旺季。十月,既是结婚的高峰期,也正逢国庆假期,因而无论婚宴酒席,或是亲友聚餐,往往少不了白酒,背后暗藏的是人情世故,引得大大小小的白酒企业明争暗斗。这其中,标榜“销量前三”的剑南春格外引人注目。
昨日,自称“中国名酒 销售前三”的剑南春迎来了重大人事变动。“富二代”成功上位,掌握了实权。深蓝财经注意到,一个二线白酒的人事变动,居然受到了《环球时报》的关注。昨天晚上21:23分,“环球时报”官方微信公众号连夜刊发了这一事件,让人感到意
《华夏酒报》记者 张瑜宸 与目前业绩排在第三的洋河相比,剑南春在营收上的差距不小。同时,泸州老窖和汾酒也相继提出在2025年,要重回行业前三。面对同样优秀的名酒对手,“茅五剑”的回归还有多远?于无声处听惊雷,于无色处见繁花!这句话用在“川酒
“酒二代”接班正成为酒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。继今年1月份,汪博炜出任郎酒公司副董事长后,又一名酒剑南春于4月8日选举乔愚先生为公司副董事长,并聘任为公司总经理、法人代表,主持公司全面工作。由此,意味着剑南春董事长乔天明将退居幕后,剑南春将
超市里3大“光瓶酒”,坚决不加1滴工业酒精,却因太便宜而被嫌弃人不可貌相,酒也一样。很多人在买酒时喜欢看包装、看价格,如果是当作送人的礼品,还是可以理解的,如果是自己喝,那未免有点太“肤浅”了。都2021年了,包装和价格早就不是挑选好酒的唯